步进梁式再加热炉
更新时间:2012/6/26 14:02:02
步进梁式再加热炉
再加热炉的一个特点是进炉工件已有一定温度,在炉内再次加以满足下一工序的温度要求,因此热耗一般较低。同时,加热时间较冷料要短,因而炉子长度比同等产量和温度制度的炉子要短得多。但另一方面,工件经过上一加工工序后长度往往增加很多,反映在炉子尺寸上往往是炉宽大于炉长。在温度制度方面,由于无预热加热之分,沿炉长方向的温度分布基本上是恒温的。由于工件的最终加热温度波动不大(920-980℃)炉温又受限制,因而单位加热时间并不比步进底式炉短。
炉子结构与前述高温步进梁式热处理炉相近,只是烧嘴配置方式有所不同。短炉子就多为平炉顶;长护子多为折线形炉顶,均在炉子的长边上配置烧嘴,同时沿炉宽方向分成若干热工控制段。目前再加热炉一般都配置预热器,再采用耐火纤维炉衬,单位热耗可降到400kJ/kg以下。
图13-108是一台再加热炉的剖面图,炉子内长5452mm、内宽15080mm,有效炉长4860mm。工件外径Φ76一106mm,壁厚3-8mm,长8-14m,入炉温度300-5001℃,出炉温度980℃,产量15t/h,最高可达20t/h.以重油为燃料,空气预热温度3500C,出料频率最快时为每分钟3根。步进梁和固定梁是顶面有齿形槽的耐热钢梁,齿距为180mm,用4个升降液压缸和2个平移液压缸完成步进动作。固定梁上升和下降行程各为100mm,水平行程为160mm。步进周期:前进为2.2-2.5s,下降为4.5-5.5s,后退为3.0-3.5s,上升为6.0-6.5s总计16--18s.步进框架上装两套由平立辊组成的定位装置,用以消除步进框架运行中的晃动和偏斜,避免炉内工件跑偏。
在装出料炉门外均设有光电管装置,通过检测工件的头部和尾部位置发出信号一,控制装出料辊的速度变化和毛件的对中定位并与步进梁相配合作同步运行,达到一个装出料全周期不超过20,的要求,另外还有两台工业电视监视炉内情况和装出料操作。
炉子基础与炉底钢结构之间留有高300mm的通风带,并设有换气通廊和检修用的吊装空间。
低压全热风重油烧嘴装在一面墙上,步进梁顶面距炉底约500mm,烟气由装料侧下方排出,出料侧下方为排渣口。沿妒宽分三段进行炉温和空燃比的自动控制。
步进底式炉
步进底式炉的炉温结构上可允许高些,因而.主要用于工件的加热。
端部供热的步进底式炉
炉型结构见图13一109,用于加热碳钢和低合金钢方坯,从端部进料侧面出料,钢坯尺寸为90mmX90mm X 6O00mm。和l05mm x l05mm X 6O00mm两种,加热温度1150一1200℃,额定生产能力65t/h。炉子有效长度24.102m,宽6.612m,炉底有效面积159m2.以热值为7540kJ/m3的煤气为燃料,煤气压力2kPa,煤气消耗量12640m3/h。烧嘴安装能力:第一加热段为5x1150m3/h,第二加热段6xll50m3/h,均热段6x50Om3/h。单位热耗的设计值1465kJ/kg,当炉子生产能力为31一32t/h时实测单位热耗为1340kJ/kg。炉子有两条宽700mm的步进炉底,中心距为3150mm。配有片状空气预热器(两组四行程)空气顶热温度400℃以上,低生产率时实测预热温度大于或小于300℃。设计耗水量60t/h,实测时为56t/h。设计中加强了对炉体的隔热,在传统的464mm炉衬外层又增加了50mm厚珍珠岩板,尽量减少侧炉门数量以减少热损失。炉顶用粘土耐火浇注料整体浇注,上面再铺以20mm硅酸铝纤维和80mm珍珠岩板,投产后实测加热段侧墙外表温度不超过72℃,炉顶不超过59℃。炉底用磷酸盐耐火浇注料预制块和高铝砖砌筑,用硅藻土砖和珍珠岩板隔热。步进炉底水平行程有180、210mm两种,提升行程90mm,下降行程60mn:,步进周期21s。和29s。由液压缸驱动。液压系统中采用皮囊蓄能器,用以回收炉底下降时的能量而进行液压平衡,从而减少了装扒容量,也减轻了设备重量.步进护底设计成单层水冷却梁,两条步进炉底的升降动作采用自调式分流集流阀同步运行,进退动作则采用刚性差力同步运行。梁的升降为变斜度轨道,可以中间减速以减少工件对炉底的冲击。
此外,炉底以下有较大空间,有利于通风和排水,对设备操作和维修也比较有利。
